也许有,但是应该是未探索过的地区,就像海底之城那样。
刚才在装备组同事的指导下,孟溪获得了临时的充电设备,现在用这台小设备,她开始给身上的电源充电。
工作终端、各种传感器、无人机、便携基站、通信天线,都能放心的满状态运转了。
于是她让无人机带上便携基站,沿着送葬剧目开始的方向,向悬崖下继续深入。
之前无人机只能走到一半,现在有便携机站做中继,无人机可以向更深处进发了。
或许在剧目开始的地方,能找到更多银甲主人有关的线索。
了解银甲的来龙去脉,对揭开捆绑和明确银甲空间和蓝星世界的对应关系都有好处。
就是要注意,别把无人机搞丢了。
所以孟溪的操作还是挺小心的,尽量在无人机停到安全点的时候才和工作组继续通讯。
接下来双方还对很多话题进行了讨论。
比如为什么原世界画面不再出现了,是否和孟溪所处地理位置有关。
还有关于银甲世界的应用,这个随身的且随时能通过睡眠进入的中间世界,是一个非常好的通讯手段。
起码可以在原世界画面出现的间隙,让孟溪和蓝星世界保持主动通讯。
另外就是关于孟溪现在的动向,因为和露水岩四人的绑定,她已经在热砂境内进行了许多活动,马上还要见到热砂王。其中有许多关于解放者和初代超凡者关联的线索,在这段旅途中应该都会有所发现。
这些相当于特殊情况下,孟溪直接决断参与的行动,工作组会有专人在系统内补完手续和流程记录,执委会也会在会议上对行动进行评估。
目前,领导小组很支持孟溪继续深入调查,除了参与给热砂王报信的活动,后续也要积极参加破坏红眼节点人行动的活动。
其中许多行动的范围和尺度,在本次通讯中,工作组都为孟溪做了明确。为孟溪免除后顾之忧,让她在今后的任务中能够更有效的随机应变。
边交流边探索,无人机终于到达了剧目中送葬队伍的起始点。
在悬崖的深处,果然还有一处洞口,鬼魂般的送葬队伍,最初就是在这个更深处的洞口出现的。
孟溪操控无人机调整镜头,环顾洞口周围的环境。
从镜头画面上看,这处洞口比孟溪所处的洞口更大,也更加自然。
洞口轮廓很像穿山隧道,不过看似规则的形状却没有什么人工开凿的痕迹,不像孟溪脚下的棺材山洞,连石壁都被打磨雕琢过,无人机所处的深处洞口只有地面稍有些人工平整的痕迹,洞口和内壁都非常自然。
孟溪调大耳机的音量,仔细去听无人机麦克风捕捉的洞内的声音。
听了一阵风声,洞内的空间应该很广阔。
孟溪动用了一下无人机的空间感知系统,虽然碍于基站不足,无人机不能进一步深入洞内,但是洞口区域的建模还是能做出来的。包括那些无人机灯光照不到的范围,用感知系统做出建模后,结构一目了然。
这洞里的通道,竟然是向上的?
入口模型显示,洞口向内部延伸大概五六米的位置,有一条向上的通道。
这让孟溪联想到了海底之城通往水面岛屿的通道。
也许这个城堡所在空间,真的是下地底下?
前有海底之城,现在这个是地下城?
可惜被限制在剧目里,孟溪的视野不太方便,如果视野不受限,她可以试试攀爬峭壁,和无人机一起探索一下下方的洞口。
说起来,西曼在剧目里被丢下悬崖,能在城堡广场中重新出现,那自己如果掉下悬崖,会不会也无生命危险?
已知的位置都探索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