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家园和基地之外,还有一群更世俗更像人类的节点人。
孟溪莫名想到了蓝星世界的一些影视作品,机器人背离任务反叛之类的。
记下自己的发现,孟溪重新看战场的其他情况。
虽然新节点人的线索很特别,但是这些参战的节点人似乎和其他闪电教徒没什么区别,对这场战斗没有什么关键性的影响。
他们和闪电教徒一样,从战场西南面的天然壕沟加入战场,然后在小平原遭受重创后,尝试向北偏东方向突围,他们一直被围困到沙罗车队去增援短袍剑圣,这些节点人和闪电教徒才成功从北面防线逃散,向北离开战场。
孟溪操控无人机,跟着战场北部凌乱的脚印和拖拽痕迹,逐渐离开战场范围。
离开了被火烧过的草地,这里更加深入绿洲,痕迹保存比较困难,孟溪只能靠血痕继续追踪。
她调动无人机启动飞行模式,航拍镜头下,无人机的人工智能系统开始扫描北部绿洲,从各种灌木枝叶,野草野花之间,高亮出血液痕迹。
一连串被高亮的血痕,就好像踏在地图上的一个个脚印,不断向北,离开绿洲范围,向更北部的山脚逃去。
这是躲进山里了。
那边的距离太远,环境也比较复杂,血痕消失之后别的线索找起来也比较困难。
因此孟溪没有继续探索,她调转无人机的方向,飞回战场上空。
北部逃跑的痕迹查得差不多了,现在孟溪要看看这些教徒是如何进入战场的。
从他们来的方向,应该也能有所发现。
再孟溪操作下,无人机飞到战场南部区域,调查边缘西南部的大型壕沟。
从位置来看,这条壕沟以前很可能是宝石大江支流的河道,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河道变动干涸了,此地才留下了这么一道天然沟壑。
根据战场痕迹,参与袭击的闪电教徒大部分都从这条天然壕沟涌出,向运输车队发起突袭。
壕沟的地形也的确适合让大部队藏身,可以在车队靠到很近的距离,迅速发起攻击。
对方毕竟是要抢石碑,距离是个重要课题。
无人机在壕沟另一侧落地,开始寻找闪电教徒们进场的痕迹。
因为是进场前的区域,所以这里没有血迹。不过好在对方人数比较多,即便只看活动痕迹,追踪也不困难。
壕沟内部的土质较为松软,除了大量人类脚印,这里面还有许多设备拖拽的轨迹。
孟溪由此判断,对方不止是人力参战,应该还带了不少战斗装备,某种有轮子的设备,痕迹很深,说明重量不轻。
这时孟溪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种又重又大的装备,是怎么偷偷运到伏击现场来的?
这里毕竟是沙罗的地盘,如果只是队伍人数多,那闪电教徒还可以分散行动,这还有可能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在伏击点集结。
但这种重量明显有些大的装备,要不被人发现,运到这荒郊野岭,就有些困难了。
有可能这种装备可以拆卸组装,先拆成零件打散到各小队带来现场,再进行组装。
孟溪原本是这么想的,但是当她追踪痕迹终点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想多了。
在壕沟南岸的更南侧,闪电教徒们的足迹在这里呈现出一个怪异的状况。
原本多人行进的密集脚印和拖拽痕迹,在这里戛然而止。
因为孟溪是逆着对方的进场方向追查过来的,也就是说,她现在追踪到了对方脚印最初出现的地方。
所以说戛然而止不准确,她应该说脚印在这里突然出现。
而这个地方只是一个小土坡,没有前置痕迹,这些脚印是怎么出现的。
那些密集的脚印,并不是从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