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这位成员举出了白骁的履历。
“……白骁曾在第十六空降军防化部队服役四年,参与过多次重大抢险救灾任务,之后又在虎鲸突击队服役三年,期间多次执行海外护航、威胁排除、战地救援等任务,不论是任务记录、训练成绩还是特种竞赛成绩,都非常优秀。”
“尤其在虎鲸突击队服役期间,白骁长期作为观察手,和狙击手配合作战,这段观察手的经历让他训练出了一种比别人更迅速进入专注状态的能力。他以此随时配合狙击手的节奏,进入对方的任务状态……”
要找履历类似的,现在的志愿者队伍里还真没有。
于是有人提出在下一轮的志愿者选拔中,可以针对这一点增加一些侧重。
多数人对此表示赞同。
就这样,例会讨论下来,项目组针对昏睡现象,决定做出以下调整。
首先,由白骁做一次经验分享,把自己快速投入快速专注的经验做一下推广,争取让部分志愿者也能提高放松期间的专注效率,从而试着重现更多昏睡现象。
其次,在第二轮志愿者选拔中,选择一部分和白骁有类似履历,专注能力突出的人,为后续的训练做准备。
说起来,能够一次现象就引发这么多动作,除了石碑刚到手的关系外,还有不少原因是项目组的研究人员最近实在是有力无处使。
不像别的研究组有那么多实际工作可以做,超凡力量项目从立项到现在,除了选拔人员和准备设备,就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工作可以做,每天的日常只有一个上午。
和其他天天轮班的组比起来,实在是过于清闲。
然而来综合研究中心的人,就没有一个想闲着的。
这才造成了一点点变化,就引得大家全力出击的现状。
其实这一次昏睡,也很有可能以后都不再发生,也可能跟超凡力量都没有关系。
但那也是以后的事了,起码今天的它很特别,那就有必要为它做一个规划。
过度规划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呢?
组长觉得,现在不是考虑浪费的时候。
随着各组同事们的工作推进,还有孟溪在异世界的发现,黑潮,地月通信,庇护之地,工作组已经明显感觉到,两个世界存在进一步关联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在新的变数出现以前,他们要尽全力取得一切可能取得的成果。
这样才能在最悲观的预期里,得到最乐观的成果。
“希望这次也是虚惊一场……”
超凡项目组组长喃喃道。
另外一边,在异世界,孟溪收拾好房间,规划今天的任务。
和蓝星世界的同事们一样,她的工作重心也要做一定调整了。
通讯组的同事明确了综合接收器的信号来源,并且对蓝星世界的月球中继卫星进行了求证,孟溪在异世界的夜间仪式期间,真的接收到了月球中继卫星发来的信号。
孟溪必须立刻对夜间仪式展开调查。
工作组需要弄清楚,这些异世界的超凡者为什么要举行夜间仪式,以及他们是否知道夜间仪式会沟通蓝星世界。
如果这只是他们的惯常仪式,并没有人知道这是在沟通蓝星世界,那孟溪和工作组就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按照原定计划继续推进调查研究工作。
但是如果真如最悲观的预期那样,两个世界马上就要融合,那孟溪和工作组就要进入另一个工作节奏了。
总之,月球信号带来的变化,就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