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地488章,约定(1 / 2)

第490章 地488章,约定

「咚咚咚!」

傍晚6点半左右,外边有人敲响了房门。

此时李恒和宋妤正在阳台上聊天,听到动静,他回头问:「谁啊?」

「我是房东,李先生,楼下有人找你。」房东自报家门如是说。

楼下有人找?

李恒满脸疑惑,然后对宋妤说:「我去去就来。」

宋妤安静点头。

跟着来到一楼,李恒发现来者是余老师的保镖,曾云。

一见面,曾云就递过一个信封说:「余小姐让我转交给你的。」

李恒不怀疑对方的神通广大,而是心思一动问:「余老师人呢?」

曾云说:「已经回了沪市。」

李恒顿了顿,稍后明白过来,因为自己来找宋妤的缘故,她乾脆选择眼不见心不烦,

一走了之。

等曾云一走,他立即拆开了信封。

里面有一页信纸,上面只有两句话,

第一句:老师有事先走了。

第二句:廖主编有急事找你,希望你尽快回沪市。

除了信纸外,还有锡拉胡同四合院的钥匙以及一张回沪市的机票。

对着三样东西瞧了许久,他随后回到了房间。

宋妤看眼他手里的信封,什麽也没问,进到洗漱间刷牙漱口去了。

李恒原地立一会,来到洗漱间门口道:「待会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宋妤应承好。

离开旅舍,两人乘坐公交车来到了锡拉胡同的四合院。

打开院墙门,跟在他身后逛一圈,宋好第一感觉这四合院很大,第二感觉就是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很有品味。

至于第三感觉,她望着屋里的装饰陷入了沉思。

装修十分华贵,却又低调内敛,很多布置似乎是按照她的喜好设计的。

带她把四合院细细看走一遍,临了李恒问:「这房子怎麽样?喜欢吗?」

宋妤实事求是评价说:「挺好。」

李恒把一串钥匙塞她手心:「以后有时间的话,你可以过来帮我浇浇花,帮我看下屋北这句话有些突兀,宋妤却一点都不惊讶,仿佛早就猜到了他的用意。

对视好会,她克制了抗拒心理,没开口拒绝,把钥匙收了起来。

她来到外面院子里,瞅着五颜六色的花花草草问:「你亲自种的?」

李恒本能地想撒谎,可想到曾经对她的承诺,最后如实坦诚道:「这四合院是余老师替我买下来的,装修和花草也是她亲力亲为在弄,我只是讲了这屋子按你的风格装饰。」

宋妤转头盯着他,一眨不眨,亮黑的瞳孔像石化了一般,给了他很大压力。

对峙半响,就在他坚持不住要开口之际,宋妤移开目光,轻轻地叹一口:「其实,余老师最适合你。」

李恒听得心一凛。

饶是和她相处了那麽多年,这一刻,也是有点摸不清她的真实意图。

她是在说真心话?

还是在为她自己找藉口退步?

但有一点,余老师的出现,让她原本极其平静的生活中多了一丝波澜。

至于这波澜程度有多深?李恒想窥探,她却严防死守,没给他机会。

要搁以前,他会表明心思。

可此时此刻,他没有那麽做。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那麽好糊弄。

在四合院呆了大约半小时,随后两人默契地离开了锡拉胡同,趁着天黑之前回到了旅舍。

这一夜,两人各睡一床,相对无言。

宋妤躺到床上,先是情不自禁地回忆一番两人认识以来的点点滴滴,而后又想到了肖涵和她说过的那些话。

她失眠了。

李恒同样不好受,最终煎熬到深夜两点左右,他下床逾越了规矩,爬上了她的床。

对于他的所有动响,宋妤悄悄全看在眼里,却纹丝不动地静躺在那,没有出言反对。

过一会,李恒忽地打破沉寂,「睡了吗?」

宋妤恬淡说:「没有。」

李恒问:「睡不着?」

宋好说:

「嗯。」

李恒问:「在想心事?」

宋妤又嗯一声。

李恒再问:「和我有关?」

宋妤说是。

李恒想了想,道:「明天跟我去一个地方。」

宋妤问:「去哪?」

李恒道:「鼓楼那边,带你去见见我父母。」

听闻,宋妤古井无波的心湖出现了荡漾,沉吟一阵问:「他们知道我?」

这看似一个白问题。

李家父母早就清楚宋好的存在,宋妤自己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她还是这样问了。

问话的深层意思是,知道你想娶我吗?

李恒意会地点点头:「知道。」

听到这话,宋妤动容了,虽然这个男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对她的一片心意,让她无从反驳,沉甸甸的。

她知晓,这次来京城,那位余老师应该来了。

她还能猜到,那位余老师跟他一起去了锡拉胡同的四合院。

可在那种情况下,他依旧无所畏惧地来北大找自己。

这代表什麽?

代表他向余老师直白地表达了一个态度。

也代表在人大和北大之间,在自己和陈子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北大,选择了自己。

虽然很多事情在尘埃落定之前会有大变故,但这无疑是一种信号。

思及此,宋妤侧身,主动把头贴着他手臂,轻声说:「不早了,睡吧。」

李恒追问:「你还没回答的话呢。」

宋好陷入了沉默,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等了老半天没等到回复,李恒问:「你在顾虑什麽?」

宋妤气质如兰说:「现在才大二,若是大四你依旧如此坚定,我会跟你回家。」

这似是而非的话,李恒却第一时间听懂了。

听懂后,他心直接沉入了谷底。

她矛盾了,她退缩了。他甚至猜到了理由,就如同之前在四合院说过的那句话:余老师更适合他。

这个更适合,指的是门当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