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搁在之前,他就算有这种想法,最多也只能跟比较熟悉的606所或者410厂去联系,然后一步步上报过去。
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
尽管仍然没办法直接影响到大的政策方针,不过对于航空产业领域内的一些技术方向,还是有些话语权的。
如今常浩南的电话,甚至已经可以无需经过转接,直接打到丁高恒的办公室了。
嘟嘟的回铃音只响了两段,电话就被接了起来。
“小常啊,一大早就突然打电话给我,是又有什么好消息了?”
虽然最近忙的有些焦头烂额,但在看到来电者是常浩南之后,丁高恒的声音还是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意味着有什么喜事发生。
“可能要让丁主任失望了,这次没有什么好消息,反倒是给您添些麻烦。”
“哦?那我们常主任有何指示?”
丁高恒用略带幽默的语气询问道。
当然,常浩南自然不可能真的接着对方的玩笑话,而是郑重地回答道:
“我想请您批准,在近期召开一个只有航空工业系统内部人员参加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
电话那边传来了一阵沉默,显然丁高恒也是在评估这件事情。
常浩南之前写的两份报告只提交了一份,因此关于搞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个想法的细节,目前还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哪怕杜义山和刘振响,也只是大概了解过一些常浩南准备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
“更具体一点呢?”
几秒钟之后,丁高恒再次开口:
“航空系统里面,搞航空动力的研究所可正经不少,当年三线建设的时候,给每个区域内都配了至少一个,除了目前力量比较强的盛京之外,筑城、蓉城、建宁、冰城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产业规模,这个会,你准备把规模搞到多大?”
“规模可以不用很大,但我希望每一家都能派代表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