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提搞个预案出来了。
毕竟是冷战刚刚结束正处在国力巅峰的美国人,有这种心态倒也正常。
结果被欧盟直接敲了一记闷棍。
空客在接下来的市场表现大爆发,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和波音之间达成的和解条款。
而这还是在华夏完全没站队,也没有设置任何阻碍的情况下。
如今受到欧洲和华夏合作的鼓舞,全世界稍微像样的国家都站在了波音的对立面上,局势对于后者而言显然更加糟糕。
否则也不会有那个协议里面堪称放飞自我的第三项了。
上一世这条内容同样存在,只不过授权对象仅仅局限于欧盟范围内的公司。
现在则是直接完全开放。
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不抓住那还是人?
只是他一个过去并未涉足过贸易领域、实际上也没有任何国际贸易相关教育背景的人,不适合像刚刚讨论航空问题一样过于强势和笃定。
所以才用了征求意见的语气。
而常浩南这边话音刚落,丁高恒就紧接着开了口:
“拉高对于部分航空产品的关税,确实有利于我们国家航空制造业的发展。”
“当然,有关贸易合作方面的事情,我们科工委不方便表态,还是听听经贸部门同志们的意见吧。”
能够坐在这间会议室里面的,哪个不是人精。
有些时候,别人咨询你的意见,那不是真的在咨询意见。
哪怕是平行的同级别部门,在不同情况下的话语权分量也是大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