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 第 92 章(1 / 2)

食明 春溪笛晓 5634 字 7小时前

第92章·第92章

顾闲在见到王世贞脸色臭臭走进来时,当机立断地给他塞了一串山药豆冰糖葫芦,表示这个很适合他们中年人养生!

王世贞只得说道:“你整日这样扰民,旁人会恼你。”

顾闲道:“才不会,我看大家都有过来排队。”

王世贞想到左邻右里护着顾闲的劲头,一时无言。

这小子走到哪都能交朋友,上次他还看到这小子跟五城兵马司的人称兄道弟。

五城兵马司负责的是京师治安,每日都要在城中到处巡逻,饮水量自然很大。

他给人家大讲特讲喝熟水的重要性,还介绍了几种便宜又养生的秋季饮子配方,如今路上碰到有兵马司的人路过都得跟他打个招呼才走!

至于国子监常备熟水这件事,那自然是早就被他提上日程了。

他还给一批即将归乡的膳夫介绍这门前景不错的生意:实在学不会做菜,你就忽悠县里的达官贵人养成喝熟水的习惯吧!有了市场,可不就有你赚钱的机会吗?

只不过大家都只当这是玩笑话,毕竟不是谁都像顾闲一样阁老尚书随便见,回到县里谁又会把他们当回事?

哪怕是在京师里不值一提的县丞、县尉,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难得见上一面的大人物。

不过对热心给自己出主意的顾闲,所有人自是都满怀感激与喜爱,每个人都“好好好”地应下,从不扫顾闲的兴。

王世贞正想着,忽听外面传来一声“闲弟”,接着便瞧见张元德很不见外地跑了进来,不满地说道:“你又做什么吃食在卖?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顾闲心道这人真是闻着味儿就来,摇着头道:“临时想做的,哪里知道你在不在城里?”他大方地给张元德递了串糖葫芦,“吃吧,你整天大鱼大肉,吃山楂正好。”

等知晓顾闲说还要做山楂糕和山楂小排,张元德便不走了,赖到饭点吃饱喝足,还要打包一些带走。

这厮嘴上还是说要孝敬父兄,实际上进了谁的肚子就不知道了。

顾闲消耗完送别郭朴时采回来的山楂,吃饱喝足拉着王宜玉算了算卖冰糖葫芦赚的钱,发现完全可以覆盖冰糖成本,甚至还小小地赚了点。

真不错!

扣除成本给郑大他们当辛苦钱!

至于晚上的肉钱?那算王世贞的,不关他的事。

王世贞瞧见他带着自己女儿跟个小财迷似的挨个数铜板,说道:“你若是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哪用费那么大劲赚这么几个钱?”

顾闲便凑过去问王世贞:“我和师弟要是出书了,您给我们写序推荐吗?我听人说,出书都要找有名的人写序,这样才有人愿意买!”

“不如这样,以后师弟写书你写序推荐,等你推火了师弟,师弟自己又可以写序推荐您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王世贞:?????

王世贞露出看似斯文有礼、实际上骂得很

听说庞尚鹏是个广东人(),筑??葶彎?罞?N?葶婐??()?『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四舍五入,淘淘算是庞尚鹏的老熟人了!

结交新朋友,最重要的就是有个中间人当友谊的桥梁。

没有中间人,有只中间鹅也大差不差吧!

顾闲对本次邀稿信心满满。

这日庞尚鹏忙完一天的工作,独自走出都察院。

都察院作为大明最高检察机关,一度是非常权威的存在。

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御史的名声渐渐变了,御史同僚们也渐渐失了本心。

庞尚鹏前些年在地方上干得有声有色,再回到言官队伍后却备受排挤,是以无论是上衙还是下衙他基本都独来独往。

这日见天气晴好,庞尚鹏心情也稍微松快了些,正想着近来有没有应该弹劾的事,便听到斜刺里传来一声鹅叫。

庞尚鹏:?

都察院门口为什么会有鹅叫?!

庞尚鹏转头看去,只见一只大白鹅大摇大摆地朝自己走来,旁边还跟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

那少年郎明显正在长身体,面庞犹带几分稚气,身量也处于少年与青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