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045 电话(1 / 2)

第四十五章

“好热啊!”打完球, 曾泰然套上外套,和纪时在校门口道别,他中午倒是可以在学校多留会,反正他爸妈还要工作, 平时都是赶时间回来给他做饭, 晚上却绝对要早点回家, 他一天的作业都是在他妈监督之下写完的。

纪时也把外套穿上了,他打球的时候就穿着一件薄毛衣,也不觉得凉, 这会从球场上出来,风一吹, 脸上的热气都像要被吹散似的,他怕感冒, 赶紧把衣服穿好, 拉链一直拉到了领子那里。

乒乓球台那一片已经亮起了灯, 不过毕竟是在室外,灯算不上亮, 反而因为位置太高的原因,视野里一片蒙蒙的亮光, 仿佛在灯泡上面又笼了一层罩子。

乒乓球台和篮球场上依然有人在, 也有老师在晚自习之前在操场上跑两圈。

这个时候Z中这片是没有校外人占用学校球场的,因为Z县人的精神娱乐生活还没丰富到那种程度, 多数人还在为物质而奔波,更重要的原因是,Z中这边的家长剽悍是出了名的, 一旦有任何干扰孩子学习的行为出现, 家长们就会团结一心, 那战斗力一般人根本扛不住。

纪时赶在晚自习铃响之前进了教室。

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只能听见翻书的声音,纪时也不敢制造出太大的噪音,坐下来之后也把课本拿出来看题目。

这次月考也没让纪时骄傲自满,毕竟他的总成绩还算不上高,物理化学还很不稳,他现在都不确定自己这个成绩能不能上B。

他的目标最差最差都是A,再差就真的太可惜了,毕竟另外三科的分数那么好,真因为物理化学的影响去不了好学校,他自己心里也会很不舒服。

教室里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心情沉静下来,在看到其他人和他一样在努力的时候,不管多浮躁的心情也会在顷刻间消失。

这是独属于高三的魅力。

经常有人在毕业之后开玩笑,说高三是自己学生时代知识储备最丰富的时候,纪时觉得,高三也是专注度最高的时候,因为高考是一条最公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最正确的渠道。

后来哪怕是本科毕业、在自习室里为读研而奋斗的时候,也很难拥有这一刻的专注与刻苦了。

r />

他把两次月考的试卷拿出来对比着看,倒不是看自己分数进步了多少,主要是看两张卷子里他掌握了哪些共同的知识点,又有哪些知识点到现在还没有掌握的。

只要善于观察,他总能从试卷里看出一些什么来。

不过,从月考成绩公布之后,纪时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变少了一些,班里同学经常找他问问题,数学的,英语的,纪时并不觉得这些问题占用了自己的学习时间,毕竟他这次月考英语和数学虽然分数不低,但纪时依然有种侥幸之感。

他是最后时刻才想到第四大题的解法的,如果想不到呢?总分可能一下子就少十多分。

那也就意味着,他的数学不是完美的,依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英语也是,他的高分完全得益于听力上的优势,他后面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正确率也不够高,而且他们那届高考的英语试卷很简单,也就是说,想像这次月考一样考英语拉到10分的差距也很难。

纪时向来懂平等互惠的原则,班里谁来问他问题,走之前他也绝对会给对方留一道题,基本是物理和化学,有时候是语文题,好资源不利用就浪费了,这是纪时做人的准则。

“化学35题,纪时,解法在这。”班里一个男生扔过来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他的思路写得清清楚楚,就是笔迹有些潦草。

纪时觉得,他们班同学大多数都是很聪明的,只不过很多人心思确实不在学习上,他问对方一道题对方不好意思拒绝只能认真想——绝对不是想不出来,只是不乐意花时间而已。

高考分数并不代表着什么,他们班当时有个男生二本还没达线,经常被老驴叫到教室后面罚站,可毕业没几年,他都接受学校的专访了,说他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上学的时候品学兼优等等等等。

纪时他们这种熟悉对方的人都很想笑。

但对方刚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新媒体行业,做美妆和传媒方面的产业,发展得特别快,是行业里赫赫有名的人物。

这就是擅长和不擅长,或者说,是兴趣。

纪时自认为是那种脑子不够活络的人,情商也不够高,其实就算他回到高中,就算他考上一个好大学,未来其实依旧是迷茫的。

但他也不去想那些事情,未来不确定就由他不确定,他只抓住自己能掌控的未来。

……

纪时顺着对方的思路走,成功弄清楚了那道题的解法。

“谢了!”

他又把笔记本飞回去,被对方精准地接住。

纪时注意到,对方课桌上好像放着MP3,这会正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笑。

纪时没被他影响,自己看自己的资料。

物理和化学让他有种急迫感,但纪时心里又很清楚,不能太急,越急越是什么也做不到,反而轻轻松松地做题有时候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他好歹是在进步,只是和数学、英语这些科目的进步相比,物理化学的进步实在是太缓慢了。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纪时上初中的时候物理化学就不算拔尖,虽然也不算差,但初中的时候两门科目都简单,他基本上也能维持班级前五的水平,可他很清楚,和那些他真正擅长的科目相比,他物理和化学两科还不够强。

他上初中和高中的那几年,正是苏省教育改革比较密集的一段时间。

他们并非3 2模式的第一届,也并非第一届考小四门的,但是他们的得分标准和上一届还是有细微区别的。

中考也是一样,纪时初二的时候听说中考物理120分,化学100分,到了他们那年就改成了物理100分,化学70分,而且他们还考了小综合——他们的中考试卷由各个地级市出卷,每个市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但纪时觉得,中考的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高考的一种反馈,否则无缘无故没有改革的必要。

他不能因此着急。

纪时觉得,他要相信自己的付出,相信自己的努力总能得到回报,纪时他现在像无头苍蝇似的找不着方向,那他也是一只努力过了的苍蝇。

说不准哪天他就开窍了,接着就开始横扫四方。

不过说实话,一整晚都在做自己不会的题确实挺煎熬的。纪时看完课本和试卷后就开始做题,专挑自己不会的题做,他主要是受了这次月考的刺激,毕竟月考考场上他不会的题目确实挺多的。